多点DMALL的港股IPO尚未杀青,张文中的另一家公司,麦德龙供应链,也来港交所叩门了。
这并不是一家新公司,而是由3年前上市折戟的物美科技重组更名而来。物美商业 麦德龙中国组成物美科技,剥离门店、保留供应链营业,便成了麦德龙供应链。
1994年意外进入连锁市场,张文中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奠基人之一。跌宕升沉30年,现在*归来,在营业层面大杀四方,却迟迟未能如愿拥有一家物美系自己的上市公司,基本缘故原由到底在那里?
01
跌宕物美
5月尾,在物美30周年数念流动上,张文中提出“物美经济学”,将物美比喻为中国零售业变化创新中的一朵浪花,并提出“物美的30年,也是中国流通产业发生基本转变的30年”。
在现在的零售市场,还能够云云英气干云的,也就只有张文中了。事实,他是中国零售大佬中,硕果仅存的中流砥柱。
上世纪80年月,张文中完成南开大学数学系本科、经济学硕士学业,被分配到国家级机构从事宏观经济研究,时代获得中科院系统学博士学位,之后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系统工程学博士后研究。时至今日,人们依然习惯性地称他为“张博士”。
1994年,张文中回北京创业,推出了一套基于POS机的零售治理信息系统。为了推广自己的系统,张文中在海淀翠微路确立了*家物美超市。
*家店*年销售额靠近两亿元,而且还实现了盈利。于是,张博士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连锁超市行业。
那时刻,“物美”是超市的代名词。美国《财富》杂志对其赞誉有加:若是你想看一下零售业的未来,那么你可以省下远道造访沃尔玛的时间,只需给自己买一张去北京的机票,看看物美。
2003年,物美商业港股上市,比现在的超市龙头高鑫零售(06808.HK)和永辉超市(601933.SH)都要早得多。昔时的中国连锁*榜单,物美以518家门店、85亿销售额位列第13位,在超市板块排名第7。
不意,张文中2006年身陷冤狱,物美*的生长时期戛然而止,物美商业在港股市场市值承压,不得不在2016年头退市。
2013年重获自由、稀奇是2018年冤案昭雪后,张文中率领物美,打了一场场漂亮的翻身仗。
先后收购百安居中国,华润万家、邻家、乐天在北京的门店,以及麦德龙中国,厚实了物美系的零售生态;在资源层面也不停出击,不仅牢固了新华百货(600785.SH)的控制权,还主导了重庆百货(600729.SH)的混改;另外,孵化出了多点DMALL、麦德龙供应链等面向未来的新营业。
张文中在零售业低谷期逆势扩张,底气照样来自于物美纵横华北市场数十年积累下来的资产。若是雷总是“北京现金王”,张文中就是“北京商铺王”。
物美科技2021年曾披露过公司名下的不动产:47幅地块的土地使用权,总占地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;60栋修建,总修建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,均主要用于门店运营。
张文中*归来数年,一直在守候自己最高光的时刻。
02
屡战屡败
物美商业完成对麦德龙中国的合并后,便马一直蹄地推进新公司的上市事宜。2021年头,双方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物美科技,袭击港股IPO。
那时,公司旗下拥有426家物美和97家麦德龙门店,2020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划分为390.64亿元和7.17亿元。
2016年私有化后,物美商业差点被阿里巴巴以15亿美元的价钱收购。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80%股份,花了119亿元。资源市场若何给物美科技估值,这不是一个简朴的算术题。
惋惜,这个问题一直没能等到市场的谜底。首次披露未果后,物美科技的上市历程便偃旗息鼓。
缘故原由很简朴,连锁超市这种过于传统的业态,很忧伤到市场的认可。
传统业态不行,新的商业模式,总该可以敲开港交所大门吧?物美科技IPO折戟1年后,多点DMALL来了。
万亿新「夜」态,消费新蓝海
多点DMALL确立于2015年,最早就是物美超市的收银工具。厥后逐渐扩大营业,为内陆零售业提供SaaS解决方案,对传统的线下零售举行数字化赋能。
总结起来,多点DMALL存在三大营业难点:增进难,盈利难,自力难。
2021年-2023年,公司客户数目增速下降,各大营业分部的GMV,出现增速下降甚至是直接下滑的趋势。
同期,公司收入划分为10.45亿元、15.01亿元、17.50亿元,亏损划分为18.25亿元、8.41亿元、6.55亿元。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更改等因素,经调整亏损划分为9.59亿元、2.96亿元、1.40亿元。
然则,多点DMALL对物美系的依赖水平却在加深。2021年-2023年,物美、麦德龙、新华百货、重庆百货、百安居等五大关联客户孝顺的收入,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,划分为67.9%、71.3%、74.9%。
在众多缘故原由的影响下,只管多点DMALL数次更新招股书,依然未能乐成上市。此时,麦德龙供应链,也来袭击港股IPO了。
它实在就是原来的物美科技,今年实现重组,把零售营业所有的门店出售给控股股东,保留供应链营业,6月12日更名为“麦德龙供应链”,6月28日披露IPO招股书。
物美系旗下公司的上市设计,屡战屡败,又为何屡败屡战?
首先,照样由于物美缺少一家“自己的”上市公司。新华百货、重庆百货,都是混改得来的零售业上市公司,也远离张文中的焦点势力局限,无法代表物美系的零售实力。
另外,这几年物美经常在市场一掷千金,但旗下零售营业的盈利能力异常一样平常。赚钱的速率赶不上债务累积的进度,只能到市场上找钱。
03
新瓶旧酒
现在的问题是,麦德龙供应链,能够承载物美张文中的野望吗?
麦德龙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,在上海普陀真北路开出*家门店。从一最先,它就是一个零售行业的特殊存在:沃尔玛、家乐福只是通俗的大卖场,Supermarket;而麦德龙商业模式的焦点是现购自运,Cash&Carry。
作为零售业的深度玩家,麦德龙较早地强调了供应链的价值。商品全程可追溯,麦德龙玩了好几十年了;整合全球供应链,麦德龙应该是最早的介入者,早期的许多“尖货”,三文鱼、原瓶入口高等红酒,只能在麦德龙买到……
以此,麦德龙吸引了大批量的B端客户,稀奇是旅店、餐厅等餐饮类客户,以及自力小型零售商。
以是,当其他跨国零售商在中国市场遭遇压力的时刻,麦德龙尚且能够稳住阵脚。物美拿下麦德龙中国,也支出了更高的价值,80%股份对价119亿元,总估值21亿美元。规模更大的家乐福中国,2019年被苏宁收购时,总估值只有60亿元。
合并之后,物美强化了麦德龙供应链优势的应用,不仅整个物美商业成为它施展的空间,还通过宜客和麦臻选两大品牌,拓展了更多企业客户。数据显示,住手2023年底,中国500强公司中有178家及其联属公司是麦德龙供应链的客户。
在物美的助攻陷,麦德龙供应链自力后很快站稳脚跟。按2023年收入计,公司是中国第二大食物快消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,第二大零售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,第五大餐饮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及*团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,第二大商业福利和礼物解决方案服务商。
只是,这些营业大多面向B端,通俗消费者接触较少,并不为民众所熟知。
然而,从业绩显示来看,麦德龙供应链的短板,与多点DMALL如出一辙:增进难、盈利难、自力难。
只管近几年供应链市场稳步提升,但京东、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和传统巨头怡亚通等,拿走了相当一部门市场,麦德龙供应链遭遇营业压力。
2021年-2023年,公司收入278.20亿元、271.02亿元、248.58亿元,年度利润划分为3.32亿元、-4.71亿元、2.53亿元。经调整净利润有所改善,划分为1.08亿元、4.12亿元、4.30亿元。
最近3年,麦德龙供应链的收入中,跨越60%来自*客户物美团体。
与多点DMALL一样,公司也在起劲拓展第三方营业,今年以来陆续与湖北、湖南的区域零售商确立营业关系。只是,缓解物美依赖症,都将是一个耐久的历程。
对于多点DMALL和麦德龙供应链,市场抛出的疑问都是一样的。张文中能否给出纷歧样的谜底?岂非,物美系从没找到打开市场大门那把最合适的钥匙?